汕頭白蟻喜歡吃什么
一、白蟻常食一些圖書、檔案、紙張、布匹、絲綢等纖維物質,白蟻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。(白蟻食物另一類,紙制類,紡織品類)。
二、白蟻對塑料電纜和通訊設備也常遭白蟻蛀食。在南方,白蟻造成的通訊電纜故障占總故障率的60%,廣東省則高達80%。電力電纜被白蟻咬穿護層后,還易引起短路,導致電力轉送中斷,甚至釀成火災。(白蟻的另類食物,塑料和橡膠制品)
三、白蟻蟻群對甘蔗、木薯、花生、桑、茶、玉米、小麥、水稻等農作物和楊梅、山核桃、杉木、樟樹、桉樹、刺槐、垂柳、懸鈴木、白楊、重陽木、拐棗等林木的危害也十分嚴重。在南方丘陵地區,杉木林基地的蟻害率一般達40%~60%。在汕頭市關外,公路兩旁的桉樹蟻害率達90%以上,(這點我們可以發現白蟻的第一食物,重要的食物來源就是樹木)。
汕頭市滅白蟻對園林果園白蟻防治方法:
奶茶妹為什么會走紅
談起果園白蟻的防治讓許多果農都感到頭痛。不論新老果園均有發生白蟻危害,尤其是山林地新墾的果園更為嚴重。白蟻和黑蟻不同,黑蟻活動在地面樹干上,造窩在樹上,而白蟻則活動在地下,造窩在地下。如果不注意觀察,地面上難發現,用手扒開果樹基部才能發現。據了解危害比較嚴重的果樹是龍眼。被白蟻危害的樹苗輕者葉片枯黃,長勢衰弱,重者枝葉干枯,甚至全株死亡。
1、生物防治:主要是果園養雞,雞對白蟻很敏感,很愛吃,利用雞啄食吃白蟻一舉兩利。
2、藥泥浸根法:種植果樹苗時用75%辛硫磷300-400倍液加入泥土中,配成藥泥漿,浸根3-5ml就可種植。
3、藥肥根施法:種植果樹苗時用3%呋喃丹顆粒劑每平方米。2-3千克拌農家肥1500kg,每株約施5-10kg為基肥,注意結果時慎用呋喃丹。
4、藥液灌根法:用90%敵百蟲晶體1kg加水500kg,每株灌淋2.5kg,或用樟木油稀釋成600-800倍,在發生部位淋250ml。
5、藥物毒餌誘殺法:每畝用治蟻靈25-30g加炒香米糠15噸,再加適量米湯,拌勻,每株施100-150g,點施在根際土壤中。
6、木薯莖誘殺法:在果園中布點10-20個,每個點堆放木薯莖3lg,用甘蔗葉或稻稈覆蓋,淋濕后用泥漿封固成蜂窩形狀,半個月后檢查,如發現白蟻就讓雞啄吃或灑上煤油燒掉。
白蟻幾個方面的生活習性
汕頭白蟻公司專家研究出:白蟻是一種組織性強、高度分工的古老昆蟲,它的生活始終離不開周圍的自然環境,白蟻為了適應環境和生存,它有著一定的生活規律和習性。
第一、趨暗性:白蟻怕光、畏光趨向于陰暗,過的是隱蔽生活。它外出采食吸水,在地下或者木材內部穿掘隧道。即使離開物體然后到另一處取食點,也要事先筑好泥管式或泥被式的通道,與外部光亮隔絕。
第二、趨濕性:白蟻的生活對水份的要求極關重要,如果離開了水是活不下去的,黑翅土白蟻本身含水量79%。
第三、敏感性:白蟻的活動,對外界干擾反應十分敏感(在外面敲動木板里面的白蟻就會拼命走動)。
第四、嗜好性:白蟻食譜中,纖維素占很大的比重(比如:紙箱、木材料等....)。
第五、群棲性:白蟻是一種以巢穴生活的昆蟲,不論何種白蟻,都會建巢穴群體以巢當作大本營。但由于白蟻種類不同,蟻巢結構有簡單和復雜之分。龐大的蟻巢,穿掘隧道雖然縱橫密布,但均連接若干主道通往主巢,構成一個整體,蟻群中的蟻王、蟻后長住在王宮。有翅繁殖蟻的性器官沒有成熟,如果不是受驚,是不會遠離巢心的,工蟻、兵蟻有專門職能,要頻繁外出,不是去而不返。它們在外活動期間,長一般為四至七天時間,內部聯系十分密切,看上去猶如一個體整體。
第六、趨溫性:白蟻和其他昆蟲一樣,也是變溫動物,喜溫性昆蟲,氣溫的高低是影響白蟻繁殖分布的主要因素,不同種類的白蟻對溫度要求也有顯著差別。如北方能生活的種類黑胸散白蟻在北方各省可以適應低溫。
第七、整潔性:白蟻有一種整潔特性,白蟻群個體間相遇時互相清潔,我舐你,你舐我,不僅互相舐吮,而且又互相喂食,彼此還吞食同類的尸體,及時搬走糞便和脫皮等排泄物。
第八、分群性:白蟻的傳播,主要靠羽化分群(飛螞蟻),黑翅土白蟻幼年巢發展到成年巢,必須經過五年以上的發展過程,才能形成成熟巢,出現有翅成蟲分化現象。
汕頭白蟻滅治生活小貼士提醒你:家庭怎么預防白蟻
1、家具內外的木制品如木箱、門柱以及紙箱等,翻動后是否看到有白蟻群侵蝕的跡象,同時,木箱、紙箱不要靠墻和直接放在地上,可以的話,好是離開墻壁和地面5厘米。
2、雨季時,于雨后黃昏注意是否有白蟻從屋內飛出或屋外飛入。
3、發現屋內門柱、窗框、線板等有腐朽現象,應找白蟻公司專家前來噴灑藥劑,然后再進行拆換。
4、隨時注意屋內木制品表面是否出現不平滑,或是用手敲打時有無空洞的聲音。
5、在木質地板上行走時,是否有不密實感、空洞聲,如有應檢查。
6、在房屋內發現有蟻路時,表示白蟻已入侵,應
綿陽沙發翻新盡快處理。
7、若屋子有漏水、潮濕之處,應多加注意,因為白蟻愛潮濕的木料。
8、舊報紙、書籍等紙質物品要經常處理、移動,否則容易招來白蟻。
http://www.bdrsl.com/bdrsl/bdrsl-103.htm
|